查看: 356|回复: 0

读书 | 春王正月:从盐铁会议到西域经略

[复制链接]

14

主题

17

帖子

50

积分

武大郎

Rank: 2

积分
50
17-信管-北岛 发表于 2018-7-28 16:45:0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全文11263字,阅读需要22分钟。

从盐铁会议说起

今天看了一下盐铁会议和轮台罪己诏。公元前89年,67岁的汉武帝下发轮台罪己诏,此时距他驾崩还有两年。轮台诏是汉武帝晚年全面反思自己政策、并对之前大部分的做法推翻重来的重要文件,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封罪己诏。

盐铁会议是汉武帝死后,在汉昭帝时(公元前81年)霍光组织召开的一次会议,主题就是对武帝时期实行的“盐铁专营、均输、平准、算缗、酒榷”等政策的评估与总结。会议会期从始元六年二月,谏议大夫杜延年提议开始算起,一直到秋季十月闭幕。霍光以汉昭帝名义,令丞相田千秋、御史大夫桑弘羊承办会议。组织方从各郡国召集了儒家代表贤良文学六十余人,以社会名流的姿态与另一方——御史大夫桑弘羊展开了辩论。

贤良是已经取得功名的儒生,文学是在某种学问上有一定成就的名士,他们都不是国家的官吏,而属于社会名流,经政府擢选,而入京议事。于史有载的有茂陵唐生、鲁国万生、汝南朱子伯、中山刘子雍、九江祝生等。

为何说桑弘羊是主要辩论方?因为他共发言一百一十四次。相较而言,御史发言十九次,丞相史发言十五次。丞相田千秋,他发言不多,只是在双方辩论激烈的时候,讲一些折中调解的话。

桑弘羊是武帝时期经济政策的主要制定者,可以说,盐铁会议中,贤良文学批判的,就是桑弘羊的心血结晶。而汉武帝的轮台罪己诏,也是以diss了一把桑弘羊为开头:“前有司奏,欲益民赋......而今又请遣卒田轮台。”而这个屯田轮台,就是桑弘羊的建议。在这次盐铁会议结束后,霍光就取消了部分地区的盐铁专营和全国性的酒类专卖,把桑弘羊的政策全面扭转过来了。三年之后,桑弘羊本人被卷入燕王刘旦和上官桀父子的谋反事件,被杀。

汉武帝的人才观

桑弘羊,可以说是西汉第一经济学家、武帝的财政部长与后勤部长、大汉帝国的农业部长。武帝,是一个雄才大略的人,也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,刘彻同志毕生孜孜以求的就是“大”,雄才大略和好大喜功就是这个“大”的一体两面。他在外交上奉行虽远必诛,在内政上乾纲独断,在组织上强调个人集权,在意识形态上强调大一统。武帝一生,发动了多次战争,每次出征,都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。在农业社会,想要把一石粮输送到前线,路上就大概要消耗掉五石粮。这里的前线,还只是如今的长城一带,如果是远征大漠,消耗就更严重。轮台诏起头讲的那件事,就是汉军攻破车师国,打了大胜仗,但是军需供应不上,以至于“羸者道死数千人”,汉武帝不得不从酒泉调拨粮草,输送到玉门关去“迎军”。贰师将军李广利,在第一次攻打大宛国时,没打下来,第二次发动进攻时,武帝进行了全国性的战争动员,运送粮草的人,从关中到玉门关,竟然“相望于道”。这等战争消耗,不可谓不惊人。尤其是在工业社会之前,一切的生产,都要靠双手和土地,生产力低下,为了满足这种消耗,就不得不大规模从民间吸取财富。而敛财,当然要靠桑弘羊。

武帝的人才观也很可玩味,别人劝谏他说,您滥杀人才太严重了。武帝回答,人才不能为我所用,和死了有什么区别?再说天下之大,何愁抽不出人才来。

汉武帝还有一件事情,就是个人享乐很严重。他最大的毛病是求仙,花大价钱请方士、造宫室、修承露铜盘。“梁家画阁中天起,汉帝金茎云外直”,很是费钱。其实也不只是皇上一个人用钱,整个统治阶级都很费钱。死了要穿金缕玉衣,不只是中山靖王刘胜,皇上要穿、皇后也要穿,各个国王、宠臣,都要穿。长安有个东园,就专门负责制作金缕玉衣。陪葬的金钱也很多,前几年在江西挖出来的海昏侯墓,是个废帝,但是墓葬中的黄金、马蹄金不可胜数,铜钱朽烂以吨计。

上述所有的行为,都需要大批量的社会财富做支撑,而桑弘羊,就是负责供应国家财政的那个人。

帝国的经济命脉 职业官僚的作为 桑弘羊

桑弘羊与霍光两个人,都没有明确的出生年份,但大致推测下来,桑弘羊要比霍光大二十来岁。

《史记》在叙述武帝团队时,如是所说。

上方欲用文武......群士慕向,异人并出。文章则司马迁、相如......运筹则桑弘羊。

桑弘羊首次站在朝堂之上,还是一个13岁的少年。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他是怎么入朝的,但可以大约推测出来他是通过訾选为郎,然后由于心算的特技加官为侍中。他是洛阳一个商人之子,诚然,他家中巨富,但在未央宫的阶梯之上,他背后仍然是空无一物,他除了紧紧依靠汉武帝之外,别无政治势力为他背书。

除却皇权之外,他无需对任何组织负责。因此,他只需要忠实执行武帝政策,向武帝保持一致即可。

而霍光背后,是一个庞大的外戚势力。而他本人,终其一生,也在事实上培育出了西汉最大的外戚势力——霍家。

前120年,年富力强的武帝采纳郑当时的建议,实行盐铁官营。将少府管辖的盐铁划归大农令。任命盐商东郭咸阳、铁商孔仅为大农丞。又过了五年,武帝提拔桑弘羊为大农丞。一朝权在手,便把令来行。

40岁的桑弘羊的举措是官山海、盐铁专营,平准、均属。此外,桑弘羊还施行了假民公田、移民屯垦、币制改革等。

官山海,这是管仲曾经干过的事情,规定山泽湖海的一切出产归于官家;首先实施的是收回铸币权,然后盐铁官营。前115年,施行均输;前113年,币制改革;前110年,施行平准;前110年,又施行了纳粟拜爵制度。前100年,施行酒榷。

实事求是地说,这些政策为充实国库起到了很大作用。但是国营经济普遍有的弊病,这些政策全有。在很多年以后的盐铁会议上,贤良文学指出很多处:首先是与民争利,其次是多快好省中只要多快,忽略好省。只注重产量,质量差,价格高,生产的农具多大而不适用,铁锅也不合日常使用;同时还存在不准挑选、购买不便、强买强卖和强迫农民服役等问题。均输法推行后,均输官征收当地没有的物品,采取欺诈手段,低价买进,高价卖出,给农民造成了更大的负担和痛苦。 平推法的施行,导致物价上涨,出现营私舞弊、官商勾结甚至囤积居奇的现象。进而上升到对武帝时期军国政策的全面评价。

在盐铁会议上的桑弘羊当然是反对全盘否定。他拿出武帝朝的功绩作论据:扩大了财源,是抗击匈奴,消除边患的经费来源,并且这些政策堵塞了豪强大家的兼并之路。

贤良文学说的没错,桑弘羊说的也没错。

汉武帝在意识形态上倚靠董仲舒,在经济上依赖桑弘羊,在军事上依靠卫、霍、李等外戚集团。董仲舒是明确反对桑弘羊的盐铁政策的,主张盐铁皆归于民。代表意识形态的董仲舒反对,可董仲舒算老几呢?西汉政府一直很务实,虽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,可后一代领导人汉宣帝也明确地重申了:『汉家自有制度,本以霸王道杂之』。

军事集团对盐铁政策的态度就暧昧了。征战时,自然需要军费。但承平时呢?恐怕是不欢迎的。这个态度从霍光后来召开盐铁会议,利用贤良文学来攻击桑弘羊就可以知道了。但不管怎么说,现在还是武帝时期。对于桑弘羊来说,有武帝的支持就够了。

霍光 帝国的扩张与新勋贵

霍光是一个很复杂的人物,他是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弟弟。要想说明白,还要从卫青讲起。卫青父亲郑季,是平阳县的一个县吏,在平阳公主府做事时,和婢女卫媪私通,生下卫青。后来,卫青的同母异父姐姐卫子夫入宫,颇得武帝宠爱。卫青因此而走入仕途。而卫青的姐姐卫少儿,也是平阳公主府的一个婢女,卫少儿和平阳县的另一个小吏霍仲孺私通,生下了霍去病。两次出击匈奴的名将,镌刻在汉民族英雄榜上数一数二的名将,全都是私生子,都是雪诺。

其实说到这里,就不得不感慨,汉武帝所言不虚,中国真是不缺人才。十室之邑,必有忠信。随便从一个家族里划拉划拉,还都是私通、同父异母之类的关系,就全部都是能治国安邦、燕然勒功的大才,还有卫子夫倾国倾城的美貌。

霍去病受宠,有功,霍光于是也因裙带关系入朝了。虽然是同父异母,但霍光和霍去病不是很熟,原因是,霍去病和霍光的父亲、当然也是霍去病本人的父亲——霍仲孺就不是很熟。当年霍去病出击匈奴,走雁门关那条路出塞。从长安出发,专门路过山西临汾霍仲孺家,霍仲孺负责接待,眼看着自己的儿子千骑万乘,威风凛凛,竟然不敢抬眼看儿子。这是霍去病第一次见自己的父亲,他这么做,除了想抖一抖雪诺如今厉害起来了的威风,还能图什么呢?霍去病在出塞前见了自己的父亲,给了很多钱,为父亲买了很多田地和婢女。凯旋时又路过平阳,这次回长安,带走了霍光。入朝,举荐霍光为郎。当时霍光才十来岁。霍去病对自己的老子尚且如此,对那个同父异母的弟弟,又能有什么感情呢?

结果就是,霍光入朝之后,很会察言观色,进退有据。后汉书是这么记载的:出则奉车,入侍左右,出入禁阙二十余年,小心谨慎,未尝有过,甚见亲信······每出入下殿门,止进有常处,郎仆射窃识视之,不失尺寸。

怎么讲呢?从这些细节来看,能得知霍光有个秩序感很强的性格。这个性格影响了很多日后的决断,这些决断在霍光专权的几十年中,极大地影响了汉帝国。比如得罪盖主、燕王旦的谋反、历数一千一百二十七起罪名废刘贺等。这且先不说。

在这样的背景下,两人在历史的舞台上出场了。

桑弘羊十三岁入朝,正是武帝事业方兴未艾的时刻;霍光被哥哥霍去病带入朝堂,也是十余岁的样子,而此时,武帝的事业已经如日中天,年长霍光二十余岁的桑弘羊,此刻也成长为帝国经济的中坚力量,桑弘羊先生纵横捭阖,手握帝国经济命脉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发表主题
    50
    积分
    17
    帖子
    14
    主题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