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: 491|回复: 0

金庸武侠中的隐喻

[复制链接]

5

主题

6

帖子

19

积分

小萌新

Rank: 1

积分
19
18-政管-匿 发表于 2018-7-28 18:08:5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金庸先生九十多岁了。作为一名金庸迷,还是决定写点什么。金庸作品老少咸宜,不同人都能从不同地方看出好来,网络上已经有大量对于金庸武侠小说的评价解读,我今天换一个不熟悉的视角谈谈可能被你忽视的东西。

金庸在1959年创办《明报》,本是一份政治性报纸,因销量一般,金庸便在副刊里连载武侠小说,大受欢迎。后来《明报》已经成为大报纸,不太需要这些小说来提高销量,而金庸仍连载了多部武侠作品,实际上,这些作品本身也成为了《明报》政治性的一部分,有时要结合特定历史才能看明白。

1963年,《天龙八部》在《明报》上连载,本来剧情发展非常好,但是书已经写到一半,连载中突然出现了慕容复这样一个莫名其妙的角色,一心想着反攻复国,他的爸爸则是幕后黑手云云。这样突如其来的剧情线其实和时政是分不开的。

1959年大陆发生严重的“三年自然灾害”,政治经济形势陷入前所未有的困难当中。对于蜷缩在台湾的蒋介石政府,这是绝好的机会,1961年蒋介石成立“国光工作室”,意图反攻大陆光复国家。然而,蒋介石政府其实早已没有了复国的能力,也得不到美国的支持,所谓“反攻大陆”复国云云不过是虚无缥缈的一场梦,台湾政府搞了不少小动作,虽然百般折腾,但终究没做出什么事来,倒是把“反攻大陆”这个词闹得沸沸扬扬。

1965年6月17日,蒋介石召开名为“官校历史检讨会”的会议,正式决定进行“反攻大陆”。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也在公开场合屡屡宣称反攻大陆,这自然成为了海峡两岸的时政热点。《明报》也花大量篇幅报道了蒋介石宣布反攻大陆的事。

这一年,金庸正在《明报》连载《天龙八部》,书已经写到一半了,又不想放过这个热点,便顺手将这些社会热点内容加进了书中,塑造了慕容复这个整日幻想复国的形象,在书的中途加入故事,慕容复和他老爹慕容博两个人一般心思,在书中各种颠倒腾挪用尽手段,试图光复虚无缥缈早已灭亡的大燕国,却如同跳梁小丑总是失败,慕容复最后发了疯,光复大燕国自然也成了笑话。慕容复、慕容博父子自然是指当时叫嚣反攻大陆的蒋经国、蒋介石父子,小说中慕容复寻求大理国、契丹国帮助复国无果,自然也是说日本美国都不肯帮蒋介石政府,最后反攻大陆成了历史的笑话。

之所以这么写和金庸的政治立场也有关系,金庸这个人颇有些悲悯情怀,好不容易和平下来了你又要打仗,还拉着美国人要来打中国人,谁愿意啊!持反战立场的金庸索性在书中借萧峰之口把想说的话都说出来了:

萧峰蹭上一步,昂然说到:“你可曾见过边关之上、宋辽相互仇杀的惨状?可曾见过宋人辽人妻离子散、家破人亡的情景?宋辽之间好容易罢兵数十年,倘若刀兵再起,契丹铁骑侵入南朝,你可知将有多少宋人惨遭横死?多少辽人死于非命?”他说到这里,想起当日雁门关外宋兵和辽兵相互打草谷的残酷情状,越说越响,又道:“兵凶战危,世间岂有必胜之事?大宋兵多财足,只须有一二名将,率兵奋战,大辽、吐蕃联手,未必便能取胜。咱们打一个血流成河,尸骨如山,欲让你慕容氏来乘机兴复燕国,我对大辽尽忠报国,是在保土安民,而不是为了一己的荣华富贵,因而杀人取地、建功立业。”

宋喻指大陆,契丹喻指美国,慕容父子想让契丹人帮忙打大宋,自然是说台湾政府居然想让美国人帮忙攻打大陆,为了无聊的复国梦而引得刀兵再起弃黎民百姓于不顾,金庸非常唾弃这种做法,萧峰这段话可以看做金庸在骂蒋介石政府,骂得酣畅淋漓。所以我经常称赞《天龙八部》这部作品,对芸芸众生的明洞之下居然还存有大悲悯的情怀,实在难得。

这个写法非常成功,《天龙八部》书成后广受关注获得一致好评,这似乎为金庸打开了另一扇门,之前的作品很少触碰政治隐喻,慕容复这个形象的成功塑造让金庸尝到了政治隐喻的甜头,此后作品中政治隐喻成为金庸作品的主流基调。

1966年,文化大革命爆发,毛泽东将矛头指向刘少奇,1967年7月18日,江青、康生一伙擅自决定组织批斗刘少奇夫妇的大会,并对刘少奇进行抄家和人身迫害。刘少奇从此被剥夺了一切自由,单独关押,受尽折磨。同年(1967),在香港办政治性报纸的金庸敏锐察觉到大陆的风云巨变,以及文革的特殊意义。刘少奇被批斗后,金庸开始在《明报》上连载政治隐喻性极强的《笑傲江湖》。

1968年连载的《笑傲江湖》中讲了衡阳城的刘正风金盆洗手的故事。刘正风决心金盆洗手退出江湖,被五岳剑派盟主左冷禅迫害致死。“刘正风”这个名字就已经说明了一切,众所周知,刘少奇正是在“延安整风运动”中崛起的,“刘正风”的谐音自然是指整风运动中崛起的刘少奇。刘正风要金盆洗手退出江湖,仍免不了被左冷禅派亲信迫害致死;刘少奇卸下了代理主席职务,却仍被毛泽东身边的江青等人迫害致死……与此同时,《明报》的正刊也报道了刘少奇的死讯,用的语言自然不敢太过露骨。而在副刊的小说中,金庸几乎惟妙惟肖写了刘正风及其家人惨遭迫害的场景,我读时非常难过。此时,连载小说的目的已经不仅仅是求销量了,而是隐喻当时发生的、无法明说的事。

整本《笑傲江湖》满满都是政治隐喻,塑造了一大堆野心家、独裁者、阴谋者、自大狂、投机者等形象,众多政治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,当时大陆时政基本都被写进《笑傲江湖》里,有兴趣同学可以把书中的事和现实对应起来看。随手摘一段,不解释了,写多了怕查水表:“杨莲亭笑道:‘教主宝训第三条是甚么?你读来听听!’童百熊重重‘呸’了一声,并不答话。杨莲亭道:‘童家各人听了,哪一个知道教主宝训第三条的,念出来听听。’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说道:‘文成武德、仁义英明教主宝训第三条:对敌须狠,斩草除根,男女老幼,不留一人。’杨莲亭道:‘很好,很好!小娃娃,十条教主宝训,你都背得出吗?’那男孩道:‘都背得出。一天不读教主宝训,就吃不下饭,睡不着觉。读了教主宝训,练武有长进,打仗有气力。’杨莲亭笑道:‘很对,这话是谁教你的?’那男孩道:‘爸爸教的。’杨莲亭指着童百熊道:‘他是谁?’那男孩道:‘是爷爷。’杨莲亭道:‘你爷爷不读教主宝训,不听教主的话,反而背叛教主,你说怎么样?’那男孩道:‘爷爷不对。每个人都应该读教主宝训,听教主的话。’”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发表主题
    19
    积分
    6
    帖子
    5
    主题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