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: 431|回复: 0

教授任海:从单位体育到社会体育

[复制链接]

5

主题

6

帖子

19

积分

小萌新

Rank: 1

积分
19
18-资环-孜孜 发表于 2018-7-28 18:25:4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曾几何时,工间操、运动会是广大干部职工参与体育活动的最主要方式。如今,人们已能随时随地参与到各种运动项目中,各式各样的跑团、健身俱乐部等让健身爱好者们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健身伙伴。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,运动已不再只是锻炼方式,更是一种生活方式。

“改革开放以来,中国群众体育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,其中最为深刻的变化是单位体育向社会体育的演进。中国群众体育一切成就、困难及问题都是围绕着这一演进过程展开的,这一过程仍在继续。单位体育向社会体育的演进,为群众体育研究提供了基本逻辑。”北京体育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任海如是说。

任海进一步阐述,单位社会是我国各种社会组织所普遍采取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,是我国政治、经济和社会体制的基础。单位是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社会的细胞,集政治、经济、社会、文化功能四位于一体,不仅是行政组织,也是生产和学习组织、生活组织,还是包括开展体育活动在内的文化组织,并将政府行政指令传递到每一个人。改革开放前,我国基本处于“有单位无社会”的状态,发达的单位制构筑了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体育的组织基础。单位是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开展体育的执行者和指导者。基于此,单位体育呈现出以下特点:具有指令性,即动员范围广和执行能力强;强制性,即在体育意识不足的社会环境中,能够相对有效地增强国民体质;全覆盖,即满足低层次的集体性体育需求。同时也存在着外力驱动,自上而下,难以启发动机,形成被动体育人口;活动单一,难以兼顾满足不同需求;组织封闭,资源无法共享,资源紧缺与浪费共存等不足。

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,“单位社会”逐步消解,个体脱离单位成为社会人。我国当前正处于由单位体育向社会体育发展的转型期,单位体育尚未完全消解,而是进入后单位社会时代。任海认为,社会体育正在超越并取代单位体育,社会体育把社会人组织起来,并以服务社会人的新体育形态来应对变化。这是革命性的变化,不再是自上而下的“要我练”,而是通过社会组织自下而上地为“我要练”提供支撑,培养“爱体育、懂体育、会体育、能体育”的体育人口与社会环境,由此对体育场地设施、体育组织、体育活动以及运动指导等均提出新的需求。满足这些需求需要个体、家庭、社区、学校、政府各部门的通力合作。由于我国的社会体育由单位体育转型而来,其体育组织的形成路径不同于国外自发形成的体育组织,因此无法简单地照搬国外发展社会体育的经验。在当前单位体育向社会体育转型的过程中,政府、社会组织和百姓等各方都要转变观念,政府要进一步放权,激发并培育社会组织的活力,同时进行监管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发表主题
    19
    积分
    6
    帖子
    5
    主题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